close
酱和卤的烹调方法有许多相似之处,故人们往往将两者并称为“酱卤”。其实不然,酱制所用的酱汁,原先必用豆酱、面酱等,现多改用酱油或加上糖色等,酱制成品色泽多呈酱红或红褐色,一般为现制现用,不留陈汁,制品往往通过酱汁在锅中的自然收稠裹附或人为地涂沫,而使制品外表粘裹一层糊状的,许多原料角面经腌渍或过油等,酱的烹调方法盛行于北方,而卤的烹调方法则盛行于南方,故有“南卤北酱”之说。
    酱卤制品之所以能风靡全国各地,倍受消费者的青睐,这与它本身所具有的特色是分不开的,首先是风味独特。在调味品和腌制的作用下,制品色泽悦目,既有内外遍红,又有白里透红和保持本色而典雅古朴的制品,给人一种心理上的享受,刺激人的食欲。酱、卤制品在烹制过程中将原料本身之味和逐步渗入到原料内部的酱、卤汁之味(以香料的香为主)发生作用,使制品滋味醇厚,其香浓郁扑鼻。其次,实用性广。酱、卤制品既可冷食,又可热食,老少皆宜,既能作为筵席中的冷菜,又能作小菜、快餐、小吃、零食,便于携带,又是一种理想的旅游食品。再次,制作简便。只要将酱、卤汁调配好,然后将原料烧煮成熟就町以了,如制品存放一定的时间后,只要再入沸汁中煮沸几滚,就又能保存数日。
    经过数次使用的酱、卤汁,俗称老汤。酱卤菜肴制品的风味质量以老汤为佳,而老汤又以烹制过多次和多种原料的为佳,如用多次烹制过鸡和猪肉的老汤,其制品绝佳,故常将“百年老汤”视为珍品。
    酱、卤汁的配制按地域之分,有南、北之别,按调料的颜色分有红、白之差。
    酱、卤汁有红、白两种,红卤的一般配方是沸水2000g,酱油400g,食盐30g,八角、甘草、桂皮各10g,花椒、丁香、姜、葱各2g,冰糖或白糖300g,绍酒200g;白卤的配方和红卤基本相似,只是用盐量改为100g,不用酱油和糖。
    北方卤汁,一般为红卤,其配方是:沸水2000g,酱油400g,食盐50g,花椒、八角、桂皮各20g,葱100g,姜50g,白糖200g,绍酒300g。
    不少地区在红卤中添加红曲或糖色,酱油的用量酌减,食盐的用量酌增,有的在配制卤汁中以茶叶、咖喱粉,“OK"汁等调料为主,又形成了许多风味的卤汁。
    酱汁的配制,一般是沸水2000 g,酱油400g(或面酱500g),花椒、八角、桂皮等各50g,或添加糖10-50g,有时还用红曲或糖色增色,为了形成一些独特的风味,往往还添加一些香料,如陈皮、甘草、丁香、茴香、豆蔻、山楂、砂仁、苹果等等,此外,尚有一些风味较特殊的酱汁,简述如下:  
    焖汁酱:在一般酱汁法的基础上,除加红曲增色外,用糖量增多好几倍,酱煮时先放3/4的糖,当制品软烂、汁稠出锅后,再将1/4的糖放入锅中酱汁里,用小火熬制,并不停翻炒至稀糊状,然后涂刷在制品的外层,苏州的酱汁肉便属此法,如有的在制品出锅前将糖放入锅中,一同熬煮至汁稠,或向出锅的酱制品上糖。
    糖醋酱:糖醋味为主,运用适当火候在锅中将糖醋汁收裹于制品上,如扬州的清滋排骨便属此法,而在嗜辣的湖南一带,制作传统风味特产糖醋排骨时,还须糖醋酱汁中添加辣椒粉,形成酸甜辣具备的特色,亦称糖醋酱,也可称糖醋辣酱。
    蜜汁酱:制品如上海的蜜汁小肉、蜜汁排骨等。在制作中应保留老汤,可必须注意如下几点:
    1.使用后撇去汤中的浮油,捞去杂质等,将香料袋挂在通风处,下次烹制时再投入,将汤汁烧沸后,盛在干净的器皿中,放在通风处,遮上透风的盖(防止灰尘及虫等落入)。
    2.烧沸盛入容器后,不能搅动,不能接触到生水等,夏天烧沸一次,冬天2-5天烧沸一次,如晾凉后存放冰箱中,保存周期可长些。
    3.因加工过豆制品的汤汁易变质,故加工豆制品时,只能舀出部分老汤,使用后不能再加入老汤中保存,只能另作它用。如可当调味品烹制其他菜肴。
    4.如老汤使用时间较长后,应用干净纱布或细眼筛进行过滤,去除渣质,加些香料阿魏于汤汁中起净化作用。
    酱、卤菜肴时,不管使用老汤或新汤,在制作中均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    1.对形状较大的原料,一般要进行改刀,如畜类原料须切成250-1000g左右的块状,禽原料需剁下爪、翅。
    2.对血污、腥膻味较重的原料,需通过腌渍、刮洗浸泡、焯水等方法治净。 
    3.制作酱、卤菜时,以长颈砂罐或砂锅为佳,酱菜要改稠汤汁,翻炒时再改用铁锅,为了防止出现焦煳,应阻止原料和锅底接触,在锅底放上一只圆盘或自制的底垫。
    4.投入原料后,用大火烧沸,撇去浮沫后,用一只圆盘将原料压住,不让原料冒露在汤汁之上,然后盖紧锅盖,尽量不要漏气,改中小火焖煮,保持汤汁微沸,中途尽量不要揭盖,如火力难以调小,则应酌情多放些清水。
    5.同一种原料,往往由于产地、季节、部位、质地老嫩的不同,原料加热至成熟的时间也有所不同,故在烹制过程中,应引起注意,如多种原料一锅制作时,应先将质地老、难成熟的原料先下锅,根据具体情况,再分别放入其他原料,尽量使各种原料一起成熟。
    6.如使用高压锅,必须将焖煮的时间缩短4-5倍以下,离火后不可立即拿掉气阀盖,制品仍需在汤汁中浸一段时间,一般使用高压锅烹制的制品风味略次。
    7.应注意保持原料的特色,如制作盐水黄豆生仁时,就必须焖煮至酥烂;而猪肚则不宜过烂,应保持一定的韧性;鸡肉应保持皮脆肉嫩,如时间过长,鸡皮易破烂,肉发柴,少鲜味。
    8.酱、卤制品一般多冷食,故要注意卫生,防止细菌污染,制品出锅后,要防止苍蝇、蚊虫等叮咬,接触制品的手和器具必须干净。
    9.香料在装入袋中之前,应用温水冲洗,尤其是白卤的制品,更应注意,否则会影响制品的色泽,使汤汁带灰暗感。
 
 白灼看似简单,其实也有诀窍,普通家庭常常感到“灼”不出酒楼风味,就是因为一些细节没处理好。
    在日常烹制中,原质白灼基围虾较为常见,最能保持其原味的灼法是:先以葱白入姜片起锅,倒入少许白酒,再加入适量清水,等水滚后,放进基围虾灼热(以蟹眼水为度),蘸以辣椒豉油熟油而食,此过程若只用滚水灼之,则虾的腥味仍会残留,而加入姜葱酒等配料,腥味自然去尽。白灼菜远也较常见,其方法是:在滚水内加少许生油,以猛火处理,那出锅的菜远就会油润青绿了。
 
炖牛肉诀窍

 炖牛肉时,应该使用热水,不可使用冷水,因为热水可以使牛肉表面蛋白质迅速凝固,防止肉中氨基酸流失,保持肉味鲜美。
    旺火烧开后,揭开盖子炖20分钟以去除异味,然后加盖,改用微火,使汤面上浮油保持一定温度,以起到焖的作用。
    在烧煮过程,盐要放入迟,水要一次加足,如果发现水太少,应加开水。
    炖肉前一天,先用芥末在肉面上抹一下,炖肉前用冷水洗掉,这样不仅熟得快,而且肉质鲜嫩。
    将少量茶叶用纱布包好,放入炉中与牛肉同炖煮,肉不仅熟得快,而且味道清香。
    加些酒或醋(按1公斤牛肉放2-3汤匙酒或1-2汤匙醋的比例)炖牛肉,可使肉更软嫩。
    在肉中放几个山楂或几片萝卜,即令牛肉熟得快,而且可以驱除异味。

白斩鸡怎样做才质嫩味美

  做白斩鸡有窍门, 照以下方法做会收到好的效果:
  用1只重1千克左右的嫩鸡, 宰杀后收拾干净。将其放入一个大锅里, 倒入能淹没鸡身的清水, 同时放进适量的葱、姜和黄酒, 用大火烧开, 撇去浮沫, 再移至小火上焖煮10~20分钟, 加适量食盐, 鸡刚熟时, 马上将锅端下, 盖上锅盖静置一旁, 待锅里的汤凉后, 再将鸡捞出, 控去汤汁, 在鸡的周身涂上香油即可。
  这样烹制的白斩鸡, 色白肉嫩. 因为白斩鸡的老嫩与其所含水分的多少有关。煮鸡时, 鸡细胞受热破裂, 内部汁液流失, 鸡身缩小, 肉质紧, 吃起来就感觉老。鸡煮熟后, 放在汤汁中浸泡, 能使细胞重新充水, 形体重新饱涨, 肉质就嫩了。在鸡身上涂香油, 可防止鸡皮风干, 减少水分的蒸发。

卤狮头鹅
    原料:光狮头鹅1只重约5公斤,肥肉200克,桂皮10克,八角10克,陈皮5克,香芒(香茅)40克,丁香5克,蒜头60克,川椒10克,甘草10克,葱头10克,红豉油20克,料酒40克,上等酱油700克,精盐75克,味精15克,芫荽头40克,南姜150克,白糖40克,蒜泥醋2碟。
    制法:1、光鹅去内脏洗净晾干,用精盐涂抹表皮及内腔,腌制半小时。2、川椒放进鼎里,用小火炒至变色发香,取出,与甘草、八角、桂皮、丁香、陈皮等用纱布包裹,与红豉油、酱油、南姜(一部分)、香芒(香茅)、料酒、白糖、蒜头30克、味精等放入卤锅中,肥肉切成几片也放入卤锅中。把葱头、蒜头30克、芫荽头及南姜塞进鹅的腹腔内。3、在卤锅中加入清水(能把鹅淹盖为度),把卤水烧滚,几分钟后把鹅及内脏放入卤锅中,用中火加热,每隔20分钟翻转原料一次,并把鹅提离卤水使腹腔中的卤水流出。卤制约1小时30分钟鹅熟之后,即可取出吊起,冷却后斩件装盘,淋上卤汤,放上芫荽,跟蒜泥醋2小碟上桌。
    特点:甘香嫩滑,鲜美爽口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a wai 的頭像
    ka wai

    ka wai的部落格

    ka w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